回到顶部

周玮×刘敏×熊姣:自然·女性·声音@SKP-S

2023年9月2日 14:00 ~ 2023年9月2日 15:3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活动嘉宾

    周玮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英美自然文学译者

    刘敏

    网名“熊阿姨”,媒体人、长报道编辑、记者 

    熊姣

    商务印书馆副编审、《看不见的森林》译者


    活动日期

    2023年9月2日(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SKP-S 2F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6号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座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

    将获得精美礼品1份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图片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我们常常把土地称作“大地母亲”,英文表达中也总会把地球喻为“Mother Earth”,关注地球起源的科学假说亦用“盖娅”来命名。似乎我们天然就觉得,自然具有女性的特质,拥有母性的力量。


    你觉得自然有性别吗?你认为它是男性还是女性?原因又是什么呢?在作家眼中,自然既有狂暴的一面,又有细腻的呈现。当原始人开始在岩洞里面刻画身边的野兽时,人类对自然的表达就已经开始;而自然文学这个概念的提出,起源于近代西方。当西方科学体系中的自然秩序初步建立之后,作家亦开始把目光投向自然,奔赴人迹罕至的荒野,书写他们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感悟。


    在这些自然书写者当中,男女作家的比例是多少?吸引他们和她们置身荒野的,分别是自然的哪种特质?他们和她们又分别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自己从自然当中得到的讯息?


    经过近百年发展,自然文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家关注的对象,又和最初有什么不同?近年来的自然写作,常与“治愈”二字挂钩。治愈的根源,或许在于写作的对象更加关注自然里的弱者。这些弱者往往是“非明星物种”,常常被人忽略,一如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全球化背景下的原住民。他们的声音总是被我们忽视,而声音本身应是多元化的。


    2023年9月2日(周六)下午14: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英美自然文学译者周玮,媒体人、长报道编辑、记者,作家刘敏(网名:熊阿姨),商务印书馆副编审、《看不见的森林》译者熊姣,做客 SKP-S 2F SKP RENDEZ-VOUS,探讨自然写作中的女性视角和声音这一常被人忽略的元素,思考自然文学之于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有关自然的记录和表达正在发生怎样的演变。



     图片

    【活动嘉宾】


     图片

    周玮

    自然文学/博物学爱好者,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出版有译著《纽约客故事集》《怎样观察一朵花》等,另有自然随笔集《怎样看到鹿》。



     图片

    刘敏(熊阿姨)

    自由撰稿人。长期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曾撰写过山西华北豹、新疆雪豹、秦岭大熊猫、卧龙大熊猫繁育、坦桑尼亚象牙盗猎等报道。



     图片

    熊姣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现为商务印书馆副编审。著有《约翰·雷的博物学思想》;译著有《植物学通信》《造物中展现的神的智慧》《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自然神学十二讲》《寂静的春天》《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等。



     图片


    【推荐阅读】


    《编结茅香》

    图片

    作者:[美]罗宾·沃尔·基默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荣登《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榜

    ★ 亚马逊网站自然写作、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三 大类别销量冠军

    ★ 美国常青藤院校新生推荐读物

    ★《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柯克斯书评、《户外》杂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众多媒体好评如潮!


    从古老的印第安传说中,学会与自然对话,寻回面对当下的力量

    创世神话×生态伦理×自然书写×女性成长


    这是一场关于爱与治愈的旅程。她是一个单亲妈妈,一名北美印第安后裔,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原住民的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思想,通过这份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碰撞交融。在对原住民生活的全景记录里,在蕴藏着深刻智慧的古老传说里,草木鸟兽、日月山川皆被赋予灵性,所有物种共处于互惠而平等的圆圈中。这些动人的故事,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其他物种的方式,也让我们重新觉察大地母亲的慷慨馈赠。


    ◎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

    大地母亲是慷慨的——早春3月送来甜美的枫树汁,6月山间长出野草莓,9月碧根果落满树下,即便冰封大地,依然有金缕梅绽放出明亮的金黄色花朵,给人以希望。在感恩演讲的仪式中,原住民向一切造物表达感激之情。它们是赖以生存的基石,更传递着生活的智慧。


    ◎以谦卑之心面对自然

    无论是采摘草药、伐木还是射猎之前,都要先祈求对方的许可,聆听对方的声音。这里没有人类的独裁,取而代之以物种的民主。所有生灵以互惠的关系与彼此联结在一起。在“以生命创造生命”的万物轮回里,原住民践行的是“光荣收获”原则。


    ◎以包容之心面对子女

    女性被看作“水的守护者”。从女儿到母亲,再到祖母,女性的力量如同圈圈涟漪,将关爱延展至整个家园。母亲的抚育是一张有生命的网,它带着爱意包容那些不可能抓在手里的东西,而最终,这些东西是要穿过它、离它而去的。


    无论你身在何方,总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治愈心灵、面对当下的力量。


    在北美原住民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最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在印第安人看来,植物和动物是最古老的老师,它们的教导能帮助我们消解病痛、渡过难关。作为一名森林生态学家,罗宾·沃尔·基默尔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关于自然的疑问;而作为北美波塔瓦托米部落的一员,她在内心深深认同原住民的观念,即植物和动物是最古老的老师,每当我们遇到难题,它们会用自己的语言引领我们找到答案,我们所要做的唯有静静聆听。这两种认知犹如基默尔洞察世界的两面透镜,影响着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选择。基默尔在书中以蒙太奇的手法将二者巧妙地融合交织,诗意讲述了印第安原住民所倡导的感恩文化,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灵乃至世间万物平等互惠的相处之道,并从跨文化的全新视角对当下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深刻反思。那些口口相传的古老故事,蕴藏着历久弥新的智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原住民赖以生存的根基,亦映射出他们朴素的生态观;它们穿越了千年的岁月长河,即便族群遭遇迫害和文化清洗,语言几近消亡,也仍然拥有治愈的力量,如今将成为修复我们与大地破裂关系的良方。当我们理解了大地母亲的慷慨馈赠,便能对这个世界回报以关爱与感激。 



    《荒野之声》

    图片

    作者:[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一本关于声音的自然文学力作

    从《看不见的森林》到《树木之歌》再到《荒野之声》,哈斯凯尔将视野从个体拓展到生境,进而触探维系生境的纽带——声音。充满我们这个星球的歌声、音乐和言语是演化创造的奇迹,是大自然的生态之歌,让我们得以窥见生物多样性、自然的创造力和审美的发生。


    ★一堂关于聆听的自然课

    从细胞纤毛的振动,到动物的鸣叫,从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到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并深刻理解音乐与聆听形式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场关于大自然乐章的剖析

    寂静不是周遭的底色。雷雨云、海上风暴、地震和火山都在歌唱、呻吟,用低至0.1赫兹的声波呼号。这些低频声波都远非人耳所能察觉。它们传播到数百公里外,展示着海洋、天空和地球的动态。但是我们听不见,所以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声音世界里,茫然不知是什么搅起了地平线上的波浪。


    ★一次对社会不平等和割裂的声音解读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文化,用声音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对待声音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声音隐喻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差异。同样,公平问题也不容忽视。纽约市 75% 的公交汽车站分布在有色人种社区,那些噪声大、排放颗粒污染物的老旧柴油公交车却因财政拨款不足而无法更新换代,但纽约州却把用于公共交通建设的大量资金,来救助陷入困境的滑雪胜地。因此,低收入地区公交车的轰鸣,部分源于少数乡野度假者(多数是白人)在雪场度过的快乐时光。


    ★一声对声音遗产在消退与破碎的呐喊

    人类是破坏者,我们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受威胁的森林的死亡一般的静寂让人毛骨悚然,充满噪音的海洋让鲸豚类无处遁逃,喧闹的城市街道让心灵无处可依。让人类重新侧耳倾听世界,也许是直面未来变革,减少动荡和危机的重要指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歌声、音乐和言语的星球上。作者哈斯凯尔探讨了这些奇迹是如何产生的。在闪烁着昆虫声音之光的热带雨林和随着青蛙叫声而脉动的沼泽中,我们知道了演化的创造力。从落基山脉和巴黎街头的鸟类中,我们懂得了动物如何学习鸣叫并适应新环境。在海浪之下,我们了解了人类与鼓虾、蟾鱼和鲸鱼等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在不同大陆动物惊人差异的声音中,我们体验了板块构造的遗产,动物群体及其在世界各地迁徙扩张的深远历史,以及审美演化产生的怪癖。从动物歌声的起源开始,穿越在地球历史的全部轨迹中,哈斯凯尔阐明并为我们这个世界各种声音的出现而欢呼。通过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然而,人类亦是破坏者,我们正在压制或扼杀地球上许多鲜活的声音。哈斯凯尔带我们进入受威胁的森林、充满噪音的海洋和喧闹的城市街道,并表明声音危机不仅仅是感官装饰的损失。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创生的力量,消除声音多样性会降低世界的创造性、公正性和美丽性;因此,对声音的美丽和破碎的欣赏是当今变革和不平等的动荡和危机的重要指南。狂野和破碎的声音是一份邀请,让我们学会聆听、充满好奇、找到归属感并行动起来。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小Linda
      报名

      (8个月前)

    • 闵榛格
      报名

      (9个月前)

    • Maggie
      报名

      (9个月前)

    • 神目
      报名

      (9个月前)

    • Dxx
      报名

      (9个月前)

    • 山竹气泡水
      收藏

      (9个月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活动日历   05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