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巫鸿×黄小峰丨重探中国绘画:名作光环下的五代至南宋

2023年7月8日 14:00 ~ 2023年7月8日 16: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图片1.png


    每当提起中国绘画,你最先想到的是董源、郭熙、范宽、马远,还是《溪山行旅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这些在五代至南宋时期集中涌现的传世之作是在怎样的社会语境与绘画史脉络中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经典的?在名作光环之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讨论?

    图片2.png


    在刚刚出版的《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一书中,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反思既往绘画史写作方式,运用新的材料和视角,关注不同媒材与地域的绘画实践,尝试发掘中国绘画更加立体和丰富的内涵,带领我们去探索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绘画世界。

     

    图片1.png


    五代至南宋这个时期在绘画史中占有怎样独特的位置,有哪些新的发展?立轴这种形式的出现如何影响了绘画创作与观看方式?考古材料的运用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媒材与地域之间的绘画实践?文人审美如何影响宫廷趣味和宗教绘画的风格,并为其最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7月8日(周六)下午两点,由世纪文景联合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知识星期肆》举办的对谈活动,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著名美术史家巫鸿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小峰两位重磅嘉宾,他们将围绕五代至南宋时期的中国绘画展开讨论,为我们打开理解中国绘画的更多可能!


    活动主题

    重探中国绘画:名作光环下的五代至南宋

     

    活动时间

    20237月8日(周六)

    14:0016:00

     

    活动地点

    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20层)


     

    嘉宾简介


    图片3.png


    巫鸿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图片4.png


    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1979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湖南桃江。199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主要研究中国美术史,致力于中国古代绘画的研究。著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西园雅集:两宋人物画》等,译有柯律格《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文景抖音二维码.JPG


    抖音搜索【世纪文景图书】

    直播也将在【抖音知识】【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号同步直播



    合作方

    新京报书评周刊logo.jpg

    隶属于新京报的文化领域垂直媒体,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深耕于文化出版动态,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等多个领域的出版动态与学界动态,提供诸如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

    2019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基于现有内容资源,推出了“文化客厅”系列活动。文化客厅线下活动,旨在通过与读者的真实交流,建构立体的内容传播方式,与真实的个体共同理解并见证时代的流变。


    抖音logo.png     知识星期肆logo.png


    《知识星期肆》是抖音知识策划的一档知识栏目,也是抖音和知识文化领域合作的一次尝试。节目会定期邀请知识大咖做客直播间,分享他们的最新观察和学术心得,为年轻人答疑解惑,提供一份智识生活指南。每期《知识星期肆》结束后,学者们都会在抖音知识留下一份推荐书单,思想与智慧的传递并不因为直播结束而暂停。

    知识星期肆logo.png


    相关图书

     

    《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

    网店白底 800 - 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jpg

    [美]巫鸿

    2023年6月

    世纪文景

     

     吸纳考古美术最新成果, 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

     聚焦各类型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勾勒立体的绘画发展脉络

     反思既往绘画史书写方式,多线索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五代至南宋这近四百年时间,是《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涌现的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画家脱离了寺庙和宫室壁画的集体创作,壁画与卷轴画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挂轴的产生以及对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响深远的构图样式和观看方式;日臻细化的绘画分科隐含着绘画实践的进一步专业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权的深度参与导致绘画创作的行政化和机构化,进而形成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宫廷绘画系统;孕育中的文人绘画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美学观念影响了宫廷趣味和宗教绘画的风格,为其最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全新力作,延续《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的写作思路,吸纳考古美术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力图勾勒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多维度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中国绘画 远古至唐 立体书影 800 立体.jpg


    [美]巫鸿

    2022年3月

    世纪文景

     

    突破卷轴画范围,拓展“中国绘画”概念的疆域

    改变绘画史叙事模式,重新讲述中国绘画的故事

     

    从陶瓮上的鹳鱼石斧图,到彩绘漆盒上人物与时空交叠的空间性图画,器物表面的写实绘画如何引发了画像的独立?

    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

    名家辈出的宫廷艺术与臻于极盛的公共宗教艺术在朝野间的争奇斗艳如何塑造了富有变化和新意的盛唐气象?

    在中国绘画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世绘画,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时期、地域和画手的风格变化,使得这段绘画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格。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邹宇泽
      收藏

      (10个月前)

    • 报名

      (10个月前)

    • 李茜雅🍊
      收藏

      (10个月前)

    • 火日立🦒
      收藏

      (10个月前)

    • 站长
      收藏

      (10个月前)

    • 萌纸氵氵氵
      收藏

      (10个月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 吴沿羲耶 10个月前 0

      没有线下报名名额了可以直接去吗,非常想去现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