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木刻即写作: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 | 新书分享会

2019年4月20日 19:00 ~ 2019年4月20日 21: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木刻即写作

    ——《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新书分享会

     


    嘉宾:刘庆元

     

    时间:2019.4.20 19:00-21:00

    地点: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3F 文艺现场

    (拱墅区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B201

     

    主办:安徽教育出版社、单向空间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预先报名

     

     

    【活动介绍】

     

    在刘庆元看来,刻木刻是说话,是走路,是一种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常举动,重要的是刻写状态,是速度、记录和现实感。他以刀代笔,放刀直干,生活万象都在他的刻刀下迅速体现,不分题材大小,就像记日记一样。

     

    刘庆元以木刻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方式,持续关注中国原创文化生态,参与不同领域的当代文化游击活动,因此他的作品经常为音乐节、诗歌朗诵会、现代舞剧团、文化传播等选作海报和宣传品。他的艺术创作已经不只是在做一种绘画体验,而是以艺术的形式与当下社会持续对话、持续生产。

     

    木刻于他而言,已经超越了版画的本体领域,拿他自己的话说,木刻是“一种写作行动和过程实践”、“木刻就是我的写作”。


    image002.jpg

    image003.jpg

    image004.jpg

    image005.jpg


    【嘉宾简介】


    image006.jpg


    刘庆元,1972年出生于重庆市,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硕导。


     

    除日常教学外,其艺术工作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界别,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民艺乡建等,同时也参与当代艺术活动及展览的策划和组织。

     

    其个人作品参加了第10届法国里昂国际双年展、第8届上海双年展、第7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11成都双年展、第2013/2015/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等国内外展览。



    【相关图书】


    image007.jpg

    《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 

    刘庆元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10月出版

     

    本书收录刘庆元 1997—2017 年创作的木刻作品 400 余件,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看到过说不出倒想起来了”、“无形的战线”、“手艺人图书馆”、“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城市民谣”、“面对面”等主题。

     

    作者长期涉足设计、文学、音乐等不同领域与界别,遵循木刻艺术“以黑白为正宗”的创作理路,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形成了凝炼简洁、粗犷恣肆、自由灵动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对当下社会和生活万象的关注、观察和思考。

     

     

    【相关评论】

     

    在那间紧挨着胡一川住所的工作室里,刘庆元疯狂地搜寻着记忆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素材,他越来越不计较这些素材是否具有永恒性。他想起延安的文艺干部们连夜赶制木刻的情景,他受到传染,他已经渐渐习惯了快速刻制。他说:“刻的意识和状态最重要,不单是技术。”于是,我们看到,刻木刻对于刘庆元来说不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刻木刻是说话,是走路,是一种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常举动。为了强调这个举动的非功利性,刘庆元在“木刻眼”之外又发明了一个词:木刻生活。这是又一次升华,它表明的不仅是画家已将它作为一生的唯一选择,也预示着从今以后木刻将通过介入现实而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艺术家陈侗

     

    作为大学老师,刘庆元熟悉青年文化,熟悉时代的最新表情。他在微信上经常发给我形形色色的表情包和动图,一个为老不尊的中年艺术家,如此日新月异地、加班加点地卖萌。他说:都是我的学生发给我的。他会在发一通表情包和动图给我之后,突然发一张最新木刻作品给我,然后说:晚安。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交往的某种仪式。

     

    在表情包泛滥的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说话了,表情包成为我们的面具。在互联网图像泛滥的时代,图像,尤其是手机和电脑屏幕上的图像,俨然成为迅速移动、扩张的墙,而刘副教授,每每午夜惊魂,偷偷把“炸药包”塞到墙角,然后对这个时代,也对自己道一声:晚安。或许唯有这样的仪式,才能让他安然入梦,并在第二天带着更沉甸甸的眼袋回到人间。

    ——评论家张晓舟

     

    一架飞机在高空轰鸣而过,你突然弯下腰去抓起一块石头扔向它——这在常人看来毫无逻辑也毫无内涵的画面,也许正是刘庆元之流无比着迷且渴望捕捉的瞬间。而一旦你傻乎乎开口问他:“刘老师,请问你这样做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他会立马用一套蹩脚的咏春拳将你击倒,然后若无其事地慢慢走开……

     

    刘庆元的作品缺乏感情,而且,越来越没有感情。——不过在我看来,这一种是相当闪光的品质,是赤裸裸的赞美。

     

    倘若我也会木刻,应该也能够沿袭他的情绪,创作出类似《请将你的手拿开》,或者《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这样毫无情感指向的作品。就算你看不到画面,想必也多少能觉察到我此时此刻躲在角落里的坏笑。

    ——音乐策划人涂飞

     

    刘庆元的木刻作品多年来风格有数次明显转变,但不变的是他对于人物形象的痴迷,位于他的木刻核心位置的永远是“人”。他倒是有一组作品叫“风景”,可是在其中你找不到任何“风花雪月”的影子,它们被还原成神秘的组合在一起的黑白色块,将它们命名为“反讽的风景”或者“风景的反讽”也许要恰当些。……但是,与其坐着思考,不如像刘庆元那样拿起电锯,现在就做,让思想和形象在震颤中成形。

    ——诗人凌越


    坚持黑白分明的道路,这正是刘庆元的基本纲领。木刻家的个性被他的器物所照亮,变得更加犀利起来。在雕版的上空涌现了强悍的黑白对话。这是木器的神学,不倦地书写着光与暗的对位。借助人与木纸的契约,史诗的叙事被解放了,产生出某种摇撼人心的宏大力量。


    刘庆元就这样握住了木刻的灵魂。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地预见到,“在完成最后一张黑白木刻的时候,你会看到色彩。”但这不是世俗的五彩,而是世界的原色。

    ——朱大可批评家


    我认为刘庆元首先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自觉的艺术家。他是一个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可以干什么,自己要干什么的艺术家。这种艺术家像植物一样,是有机地发展和长成起来的。他并不特别偏爱明或暗,阳光或雨水,他就是他所是的,他就在他所在的。与此相称,他对宇宙、世界、人生也是采取全局性的统览,既爱观察又爱反省。他走他的路,自然而自信,尽管未必胸中有地图,却有明确的方向。


    重要的是,当方向明确之后,他能够平静地对待路上或大或小的阻碍和诱惑。他从事一门几乎失传的技艺,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他选择木刻,不如说是木刻选择他;他喜欢黑白并不是因为他讨厌彩色;他支持这并不是因为他反对那;他既走在时代面前,又落在时代后面,那是因为时代对他来说不只是前面或后面;他既前卫又保守,那是因为前卫或保守都不是他的考虑,而只是一条复杂的脉络中的两条暗线而已;他不断在变,那不是因为他刻意求新,而是自然发展,格局早已在那里,他只不过是把它廓清而已。

                                                   ——黄灿然 诗人 翻译家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杨宛水
      收藏

      (4年前)

    • 流苏
      报名

      (5年前)

    • 24小时消息不回删
      报名

      (5年前)

    • 77
      报名

      (5年前)

    • 仲文@自然造物
      报名

      (5年前)

    • sarah
      报名

      (5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